草原晚霞
大河网讯(记者 刘晓明)自7月27日“豫疆情”系列活动在哈密启动,已过去三天时间。三天里,媒体采访团一行跟随哈密的援疆干部,先后来到哈密所属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领略秀美辽阔的自然风光,感受地道醇厚的风土人情。
木卡姆表演
木卡姆传承中心
哈密市的木卡姆传承中心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木卡姆艺术。“木卡姆”系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这里转意为"古典音乐”,亦有“法规,曲调”等含义,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这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木卡姆传承中心外观,建筑正面用六根绿色柱子支撑,“六”代表了维吾尔族人民民俗生活中的吉祥数字,绿色代表了和平、希望和安定,寓意了今天和谐美满的生活。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不仅展示木卡姆文化历史与乐器介绍,亦具备木卡姆教学,展演,培训,研究等多功能与设施。
高家湖湿地公园
青青草原
天地辽阔
巴里坤行政区划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戈壁占全县总面积的66%。县域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35.8%。巴里坤古称蒲类,这里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有“新疆缩影”之称。人文景观遍布全县,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巴里坤湖
海鸟聚集
高家湖湿地公园位于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北部。远处天山白雪,近揽无边草地。这里田中有湖、天山与湿地遥相呼应,美不胜收。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民间称为“西海子”,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湖中碧波荡漾。巴里坤湖对提高整个巴里坤草原的地下水位,保持湿地生态平衡,调节盆地气候,增加降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依尼和她的妈妈
在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大家走访了一户当地民居,这个民居是哈萨克族小姑娘哈依尼的家。她今年12岁,上小学五年级。哈依尼用熟练地汉语告诉记者,上学能学到很多知识,她非常喜欢上学。“在学校老师会教我们汉语,而且让我们除了在学校,在家也都要说汉语。”说着,哈依尼便用汉语流利地背诵了李白的《望天门山》,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胡杨不朽
沙漠中的胡杨林
廖无人烟
胡杨林中的野兔很矫健
伊吾原始胡杨林位于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东1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分布最为集中的胡杨林。该胡杨林景区以胡杨的古老程度划分了三个区域,分别是一千年、六千年、和九千年的胡杨林。从“一千年”走到“九千年”,周遭环境越来越干旱恶劣,从戈壁逐渐变成了沙漠。在枯裂的地表上,胡杨顽强的生根成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胡杨“千年说”听着像神话,但意味却如此真实,这般顽强的生命力令人仰慕,虽残肢断臂,也要坚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