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新疆不知祖国之大,
不来新疆不知祖国之美。
作为新疆东大门的哈密,
有“新疆缩影”的美称,
每年吸引不少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6月5日20时15分,
伴随着Y201次专列汽笛声,
第二趟援疆旅游专列抵达我市。
348名来自北京的游客
在我市地接旅游公司导游的引导下,
入住宾馆,休整一晚后
开启了他们在哈密的甜蜜之旅。
哈密雅丹地貌生态园(魔鬼城)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形成酷似城堡、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到此园,就仿佛走进了一座迷宫,在宽约四十公里、长约五十公里,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一座座宫殿或独处或连成一片,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雄伟壮丽,各处美景足以令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双头马景点,在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北京游客李永亮由衷发出了感叹:“真是太壮观、太神奇了!”据了解,今年72岁李永亮是铁路退休职工,跑过全国很多地方,但都是来去匆匆。现在退休了,他终于可以歇下脚,细细地看看祖国的美景。
“哈密蓝天白云、街道干净整洁、各族群众热情友善。”今年83岁的北京游客王健群和77岁的妻子李月光结伴来疆旅游,哈密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王健群告诉记者,这次游完新疆,他们大概算是走遍中国了。新疆地大物博、景观奇特,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很想再来。
从魔鬼城回来的路上,北京游客解颖文被五堡镇路边的葡萄晾房所吸引,她告诉记者,以前在书本中看到过,现在第一次近距离看,很惊奇。一路上,解颖文饶有兴趣地追问戈壁滩上的植被。“戈壁沙漠有三宝,胡杨、红柳和甘草”“ 胡杨和红柳是沙漠伴侣”……导游详细为她介绍着。
游客们在哈密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参观了展现哈密十二木卡姆的产生、传承、发展过程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介绍,还观看了精彩的维吾尔民俗文化特色表演。
看完演出,北京游客赵玉章兴奋地说:“这次来新疆旅游,不仅看到了独特的地质地貌,还了解了哈密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是不虚此行。”
2017年改扩建的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全长1公里的街道两旁全是民族特色浓郁的民居。街道不但分布着民族手工艺品店,还有村民自己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及展示维吾尔族庭院文化的民居,挂在墙上反映传统手工业农业的用具也让游客们眼前一亮。
援疆干部、哈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学兵表示,此次活动是政府补贴、让利于民的特殊旅游专列,今年我市预计将接待60趟旅游专列,吸引约5万名游客来哈密旅游。
随着兰新高铁、G7高速公路和多条航线的开通,区位优势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越发明显。哈密现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成都、济南和乌市、喀什、吐鲁番、石河子等疆内外城市的航线;东天山隧道贯通后,内外交通环境的提升必将极大促进哈密旅游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今天的哈密,公路、铁路、民航交通运输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飞速发展,使哈密已经成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哈密将成为新疆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迎接八方来客。
(文/哈密日报记者 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