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她眼中有光;说学生,她脸上有笑!
幸福的样子藏都藏不住。她就是火箭农场第一学校的援疆老师,宋瑞霞!
她来自河南焦作孟州市,任中共孟州市会昌办事处中心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带着对新疆的向往,带着援疆任务的责任与使命。她一到新疆就担任了六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后又承担了一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
谈起工作,她说:“还是挺有挑战性的,一是以前担的都是一个班的教学,两个班的语文还是第一次;二是六年级毕业班和一年级小朋友差距太大,教学方法和授课语言都不一样,有点像哈密的天气,冰火两重天了!”
“有信心吗?”
“哈哈,当然!再大的困难都架不住咱的优秀啊!”
停了停,她接着说:“其实——动力来自实现梦想的过程!成功在于勇挑重任的担当。”
“记得刚刚接触六年级孩子时,只要一表扬哪个孩子,全班学生都会哄堂大笑,发出嘲笑的嗷嗷声。”她不解,现在的孩子三观都这样了?必须想办法改变!
于是,她耐下心来,从走进孩子的心灵开始,课上立规矩,课下做朋友;和女生聊秘密,说将来;和男生聊打球、说担当。为了震慑全班孩子而专挑班干部的毛病故意大肆批评,课后又赶紧去做解释;为了改掉孩子们利用改正液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她就自掏腰包,买了可擦笔当奖品鼓励孩子养成细致认真的做题习惯。
为了能让班级成绩有个大的提升,她针对所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现状进行分析,创新课堂。
六年级时,她发现孩子语文基础知识太差,就及时缩小了课堂容量,改变了教学方法,还根据班级学生的现状自创了“分析识字法”,分三步,一是分析字的结构;二是找到最容易错的地方并组词;三是同学间互相检查。这种识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识字的机械性,而且还能做到快速识记,印象深刻。还被孩子们戏谑为“宋氏识字法”。
一年级,孩子太小。她就从熟悉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掌握的程度开始,大胆采取了放手的教学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就这样,她始终不忘自己援疆教师的身份,始终不忘要为新疆教育尽微薄之力的初心,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她用心钻研教材,敢于创新课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课堂教学智慧征服了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同事、家长的一致好评!
当被问及援疆收获时,她想了想说:“厚厚的情谊!”
“学生喜欢我,我也喜欢学生!”六年级的大娃娃个子高,搂着她,“老宋”“宋老”地喊着;一年级的小娃娃稚嫩可爱,老远瞅见,便张开双臂,像小鸟一样扑过来,“宋妈妈”“宋妈妈”地喊……
更有生病时,孩子们悄悄放在桌上的感冒药;节假日时,学生打来的祝贺电话.....
“厚厚的情谊”里还有同事的和睦相处,家长的理解支持;更有同在火箭一校的援疆战友,朝夕相处,铭刻在心。
援疆结束在即,宋瑞霞表达出了自己的不舍,更是感慨“一次援疆行 一生援疆情”,表示会把此次援疆经历视为珍宝,永远是自己人生当中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