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下午和17日下午,濮阳市第四中学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了第四届“桐华杯”微型课大赛暨华龙区验标课大赛。本次大赛以选拔华龙区教育局优质课为目的,同时也是一次验标课展示活动,共23位教师参与。在校长吴述亮的领导下,在我校援疆领导及老师的努力下,本次大赛和新疆伊吾县中学进行了线上直播和联动。校长吴述亮,副校长李振宇莅临参加。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副校长李振宇、党总支委员苏本瑞、党总支委员刘青山、教研室主任尹璐、教研室副主任张素民、教务处主任王玺、教务处副主任胡景财、教务处副主任段跃杰。本次大赛的主持人由学校教研室陈婷婷老师担任。
校长吴述亮(左一)和副校长李振宇(左二)在大赛现场
参加大赛的评委(中间第一排)
本次大赛的主持人
各学科参赛教师对本次大赛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积极备赛,重点体现我校“四环节一体化”模式,努力让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教师们清晰的逻辑,完整的结构,独具特色的创新意识乃至新颖的活动设置无不体现参赛教师的良好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
大赛共有四项议程:
第一项由二十三位教师依次展示自己的微课
地理王延琪老师以“新”鲜的特产为情境,围绕新疆的棉花和海鲜,以课标和中考情况为依据进行农业专题复习。复习内容模块化,知识习题化,问题情景化,让复习有趣有效。课堂组织有序,学生参与度高。对中考题型重点训练,把握考向,注重方法指导复习针对性强。
历史张艳老师以南海一号文物为小切口来考察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以课标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南海一号文物考古研讨会,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同时由南海一号是海上丝路的参与者,联系“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家国情怀,向学生渗透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意识。
数学刘瑞娜老师以自然情境引入新课从濮阳特色景点出发拉进课堂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分式的定义,发现分式的性质,通过当堂练习深化概念和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数学李倩老师在数学课堂上使用闯关的形式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是一种创新且有趣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生物老师程红庆让学生课前培养种子,再到课堂从宏观到微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不仅完成了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还延续了整个植物的培养观察过程。
体育老师娄斌的《足球: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课堂设计重难点突出,练习循序渐进,针对性强,巧用常见小器材,解决难点。整堂课重视合作学习,充满活力。
历史王睿老师,从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通过对比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戚继光抗击倭寇认识到海洋强国的重要性,升华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语文老师李金瑞设置了“激扬青春 徽聚创意”的班徽比赛的情景式课堂,据此设置三个课堂任务:感悟鹏之形象、探究鹏之意蕴、思考鹏之启迪。在三个任务的逐步进行中让学生把握本节课重点,锻炼了语文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最终形成班徽设计的初稿,极大地发挥了小合作能力,同时在鹏的象征意蕴上拓展了学生对“鹏”的文化现象的认知。
政治李竞央老师以学生“寻找国家机构”的调查表为主线,讲述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同时分析数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初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制度自信。
生物李娜老师的实验课设计得十分巧妙。她首先从学生们熟悉的酵母菌入手,引导学生们认识这一微生物。接着,她鼓励学生动手使用显微镜来观察酵母菌,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对于霉菌的教学,李娜老师更是别出心裁,她利用自己提前培养好的发霉板栗,让学生们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观察霉菌的形态和生长过程。整个实验课程的设计贯穿了生物学科的素养,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英语郭晓青老师用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食物和活动,在课堂中巧妙融合了对听说写看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内心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魂。运用情景式教学、合作式探究、交流式语言学习,鼓励学生在动态化的活动形式中有效掌握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自己的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政治张伊璐老师走出课堂,有效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坚守文化传承的宗旨,带领孩子走进中原油田展览馆,触摸中原油田发展脉络,了解家乡发展足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为家乡奉献青春力量的使命感!
何丽华老师首先以视频《生命的孕育过程》让学生讨论感受的方式,引出今天的课题《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接下来通过学生体验孕妈妈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生命来之不易。通过活动二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从而引出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更是属于爱自己、为自己付出爱心的所有人,所以同学们更应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语文老师王二萍五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中,沟通文本精神内核,将直面挫折的智慧种入学生心间。具体指导学生鉴赏语言的角度和技巧,学生课堂收获颇丰。
英语老师常青丽首先出示目标,由家乡味道的视频导入新词snack,由snack引出三明治。通过听、看等方式学习制作三明治的步骤、食材、动作等。引导学生拓展表达自己喜欢的小吃!
英语学科王栓栓老师,讲授的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6 Topic1 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房间内有什么物品,进而旨在引导同学们爱自己的家。通过房间单词的学习,进而运用“There be”句型表达房屋及物品的位置。同学们学习富有激情,句法表达熟练,较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目标。
杨晓彦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导入新课,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大胆猜想,自学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解决了今天的重难点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语文石娟老师以探求小石潭美景转发朋友圈为契机,研读课文,合作探究作者心情的转变,适时插入写作背景介绍,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解读课文,合作剖析深刻情感内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杨庆春用“角逐南极点”的悲情故事导入,根据“改拍《孤勇者》MV”大赛的情境任务,设计了四个活动:理故事,读悲情;推选“孤勇者”镜头;改编《孤勇者》歌词;思辨片尾“致辞”。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师生共生共评的方式,升华了课堂,实现了教学目标。
英语朱亚辉老师围绕Jane暑假将要去云南旅游展开。通过free talk,pair work,group work,利用思维导图依次呈现制作旅游计划的五大维度:what、when、where、 how和 others,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制作旅行计划,从视觉、听觉双重体验出发,去感受云南之美,濮阳之美,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深深的热爱我们的祖国,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数学张庆强老师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军饮马”问题引题,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过的轴对称知识,思考如何把“将军饮马”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探究、小组交流,解决疑惑,分享收获。随后对小组代表提出的疑惑及时解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告诉学生得出结论后要给予推理证明,体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利用“知识运用”、“中考链接”和“变式训练”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检测和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杜晓露老师通过联系身边的最新时事濮阳暴雨导入课文,紧扣主题,通过读前的预测,读中的文本结构的分析,高阶思维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最后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在本课中体会到了家庭与社会的温暖,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
地理黄亚楠老师以河南的农业和工业发展为情境,复习乡土地理。以学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取材料,提取信息,展示交流。引导学生从做题中归纳做题方法,教师的教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第二项 学校援疆领导,校工会主席于世铎线上汇报援疆工作感受及当地教师观看本次桐华杯大赛情况
校工会主席于世铎线上汇报援疆工作感受
校工会主席和新疆的老师们一起观看
第三项 校长吴述亮做总结性发言
吴校长高度赞扬了本次活动,他本人也和大家一样特别重视本次活动。微型课展示对青年教师既是一种培养,也是一次机会,很欣慰看到各个教研组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所做的努力。欣赏到了大家展示课的精彩,同时也有了两个方面的感想。一个感想是如果能做四中的学生该多好!在教育情境化的课堂上学习,不论文理科,从导课激趣到问题设置,还有英语老师图片式的呈现,情景式板书,通过多媒体技术让课堂与生活,让知识与现实紧密相连。学生们不仅做家务,还扮演孕妇,扮演父母。还出现了濮阳特有的英语名词Puyang Guoliangpi。这种情境化教学紧扣了新课标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课堂就应该既有章可循,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让教育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初中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也正是我们倡导“以做为学,师生平等”的初衷。另一个感想是,如果每天的课堂都像今天展示的这些一样,那该多好。
除了两个感想,吴校长还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提升的三个方面。一个是小组合作的深度、和谐度,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评价在生态和谐课堂中的作用需要凸显。第二个方面是作业设计、精讲精练、有效反馈方面还需要积极探索。第三个方面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最后,吴校长简明而要地阐述了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四环节一体化”教学模式。“四环节一体化”教育模式主要由自学、互动、检测、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发现、对话、自育、践行的德育模式构成。该模式通过可视化途径去克服德育、智育的低效、无效现象。
教育的重点在课堂,让我们一起躬耕课堂,扬帆远航!
第四项 校领导为获奖教师颁奖
本次大赛有17位老师获得一等奖,6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王延琪 张 艳 程红庆 娄 斌 李竞央 李 娜 郭晓青
张伊璐 常青丽 王栓栓 杨晓彦 石 娟 杨庆春 朱亚辉
张庆强 杜晓露 黄亚楠
二等奖:刘瑞娜 李 倩 王 睿 李金瑞 何丽华 王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