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带队的中原名师一行42人,来到哈密开展2024年度第一批次“中原名师哈密行”送培送教活动。活动面向学前、义务教育、高中学段23个学科,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同课异构等形式进行。
此次“中原名师哈密行”送培送教活动,共开展专题讲座40场、示范课32节、公开课28节,受益师生3000余人。
开班典礼仪式结束后,全市学前教育教师代表330人先后聆听了中原名师谌玉晓、杜茜、臧守栋等送教专家带来的《绘本教学活动“四板斧”》《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等专题讲座,让现场老师们对幼儿教学和食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哈密市中心幼儿园教师长慈忠说:“讲座内容非常实用,对于我们今后开展幼儿绘本阅读、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都有很大帮助,也为我们今后的各项课程改革拓宽了思路。”
在哈密市第二小学阶梯教室,由中原名师谢瑞莉和邱亮带来的以《我们都是追梦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区域研修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各级各类工作室建设交流活动正在同步进行,活动吸引了市、县工作室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共246人参加。
在场人员边听边记笔记,纷纷表示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他们参与和深化工作室建设提供了更多思路。哈密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魏翠萍说:“老师们的讲座全面展现了他们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上的先进理念,今后我们将立足教学关注成长规范管理,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深耕教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
在哈密市第二中学北辰楼二楼考务中心,中原名师王凯法围绕数学“二面角”课程内容,向高一年级学生授课。
他通过“墙角”作为引子,将学生们带入立体空间,并利用轻音乐、心理引导等形式,为学生们构造了趣味性十足的数学世界。
哈密市第二中学2609班学生高扬说:“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在授课过程中还引用了之前的定理知识,层层引出二面角的相关知识点,我们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在为期三天的送培送教活动中,中原名师们围绕义务教育学段新课标和普通高中高考备考,聚焦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而精心设计的示范课和同课异构课程,直接面向各年级师生授课,活泼生动的上课方式、新颖的教学理念深受师生们喜欢。巴里坤山南开发区火石泉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藏春蕾说:“中原名师一句‘高效课堂就是最大的减负’让我醍醐灌顶,让当前的语文教师明白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什么、怎样教、怎样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学生都有所收获。”
哈密市第五中学杨瑞老师说,两位名师,刘明莹校长和卢春梅老师,分别以“先讲后教”,“先教后讲”,完美结合,躬身示范“理论到实践”的落地径向”;再由“实践到理论”的提升研合。叹谓在于,相较于中原老师,我们自己不论是理念钻研还是践行教学,都还有进步的空间。中原的老师们诲而不倦地告知“立足课标”“课标是教学最实用的集大成者”“得法课内”。
哈密市第八小学马晓丽老师说:与名师一起“同课异构”,受益匪浅。我深刻感受到了名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虽然我也在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但是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没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聆听了名师们的指导,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在感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名师们的精彩讲座,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充实了我的教学理论,带给了诸多的思考与收获。
哈密市第二小学郭雨鑫老师:讲座中,邱亮老师问我们:“教育是什么?”一时间无数个答案在我脑海中徘徊……独独没想到邱老师的答案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的本质是自学”。他的“输出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新课标中强调的变革育人模式的要求。邱老师是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像一束强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名师工作室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邱老师告诉我们“费曼学习法老少皆宜”,作为工作室成员要主动作为,走出舒适圈,在教学实践中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输出倒逼输入,由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智慧教师。
哈密市第十三中学赵晶晶老师:从李辉老师的课堂中,我深刻体会到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问题设置要简洁、精妙,合适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读后续写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而李老师的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十分符合学生实际,鼓励式的语言也让学生敢于表达。
智敬宜老师的写作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从概念简述、文章细节、文本输出均有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要敢于让学生去做,为学生创造话题语境,让他们在每一堂英语课中除了知识的获得外,核心素养也有所提升。
哈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丽说:“中原名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驾驭课堂的能力、深厚扎实的学识和对教育真谛的不懈追求,给我市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力促进了我市广大教师软实力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活动方式和内容,以多批次、专题式的形式,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让活动成效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