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河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援疆工作安排,推动对口援疆战略落地落实。两地学校和少先队组织也广泛开展了“手拉手”等交流学习以及互访活动。队员们听说大队辅导员前段时间到新疆哈密进行学习交流,学校还和哈密市第七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队员们都迫不及待的想了解手拉手学校,和哈密的队员们结成小伙伴,成为新朋友,更多的了解新疆、了解哈密。
活动目标
1认识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伟大成就,激励少先队员坚定理想信念,铸牢队员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加深豫哈两地各民族队员们的深厚感情,引导队员为民族团结、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3发挥红领巾奖章引领作用,进一步培养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活动准备
1少先队员一起商讨活动主题内容和环节。
2辅导员负责联系手拉手学校、实践寻访场所。
活动评价
团结章
获章标准
❖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含义,了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知道河南援疆项目背景及基本内容。
❖通过红领巾寻访实践活动,认识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伟大成就,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感情。
❖了解哈密及“手拉手学校”情况,结识一位哈密少先队员。
❖积极参与豫哈两校开展的“豫哈手拉手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1寻知“豫哈缘”
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
活动步骤
1.找一找:通过网络、学习强国等平台收集习爷爷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阐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调查收集哈密民族分布等相关情况。
2.讲一讲:各小队将收集和调查的相关资料,通过分享会的形式讲一讲,共同学习交流。
辅导点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家庭。不同的地区分布了不同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民族各区域共同协调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活动2寻访“哈密号”
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
活动步骤
1.乘坐“哈密号”:寻访乘坐地铁“哈密号”,探寻“哈密号”上的设施布置,了解设置“哈密号”的作用和意义。
2.寻访地铁工作人员:了解地铁“哈密号”开通以来的运营情况和影响力。
辅导点拨
队员们,地铁“哈密号”是豫哈两地对口援助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小伙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3浓浓“豫哈情”
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队课
活动步骤
1.交朋友:开展和哈密市第七小学少先队员通过书信、手抄报互动、录制视频等形式,结成“手拉手”小伙伴。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和感情。
2.上队课:在队课上展示和分享和哈密市第七小学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的形式,共同探寻两地协调发展故事,理解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刻含义。
辅导点拨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今天的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我们中国的每个区域、每个民族,共同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通过这次少先队活动,希望你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我们要乘坐一趟象征友谊和团结的“豫哈号”列车,共同奔向美好未来。
活动评价
通过争团结章的方式,队员们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形式,回顾本次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通过争章、护章的具体行动,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评出获章队员。
活动延伸
持续开展“豫哈手拉手活动”实践活动,书信联系的基础上,引导队员们为豫哈手拉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是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互赠本地风土人情介绍手抄报、录制“我的家乡”视频等等,让“手拉手”活动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