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献策教育援疆——
创新形式“组团”协作 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和湖北省采取柔性援疆、实施教师队伍建设“青蓝工程”等,进一步加大教育援疆力度,为新疆和兵团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关注着教育援疆工作。
“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用好山东省的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普遍培训、专项培训等,为新疆和兵团培养更多农业、金融、制造业和医学方面的人才;常态化开展线上讲学、业务交流等,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帮助新疆和兵团培养各方面人才。”陈增敬委员说。
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受援地,让新疆和兵团学生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局长何兰田看来,教育援疆工作是党中央赋予的政治责任,是落实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要求的具体行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要把教育援疆工作自觉融入促进新疆和兵团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融入加快推动新疆和兵团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中推进。
从齐鲁大地到天山脚下,从长江之畔到西北边陲,教育援疆架起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桥梁。
今年2月中旬,山东省在选派首批柔性援疆教师的基础上,再次组织省内16所技工院校选派20名教师赴新疆和兵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援疆工作;同时,山东创新教育援疆方式,实施大学生实习支教项目,先后从山东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选派2601名师范类大学生、63名指导教师支教。
何兰田代表介绍,黄冈市教育“组团式”援疆工作始于2010年秋季,承担省级对口援助五师高级中学项目和市级对口援助五师八十三团一中项目,黄冈市先后分10批选派128名优秀教师援疆,接收五师118名教师到黄冈市中小学校跟岗学习。从2021年秋季起,黄冈市派出第十一批援疆教师21人,全部纳入中央“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在疆工作时间3年。
在推进教育援疆工作中,黄冈市大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青蓝工程”“岗位练兵工程”,主动为兵团教师、家长、学生做专题讲座,送教到团场;与兵团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其教学、教研等工作给予指导。通过校校结对、教师结对、学生班级结对等形式,广泛开展学校管理研讨、教师队伍交流、教育教学合作、学生联谊互动等活动,提高五师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水平,极大地增强了五师中小学校自我“造血”功能,为兵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陈增敬委员介绍,山东省将充分发挥文化大省优势,组织曲阜师范大学在教师培训、国学教育、大学生实习支教三个方面,对十二师开展教育帮扶,助力十二师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创新形式,加强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涵盖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教育资源的教育援疆体系建设,打好‘组合拳’。”陈增敬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