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红艳很美。
是一种在书香里浸润许久,氤氲而出的知性美,不耀眼,却恒久绵长。这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副校长浑身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让人不由心生好感,同事如是说,她的学生亦如是说。
生于燕赵大地的郝红艳,高中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学习竞争压力大。在高三时,学校给她们配了一位心理学老师,她像一道光,照亮了压抑灰暗的高三生活,也在郝红艳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原来心理学的魅力这么大!郝红艳从那时起,就决定要学心理学,做个心理学教师!
高考结束后,抱着“一定要学心理学”的信念,河北全省没有一所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大学,郝红艳毅然以高出二本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去了河南省的一所院校。
毕业后,郝红艳又考上了苏州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随后一直从事的是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
2020年,在安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的郝红艳得知,学校有一个援疆三年的名额,基础教育援疆较常见,职业教育援疆并不常见,她动心了。
从上大学起,郝红艳就曾经多次申请援藏、支教等名额,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这次,她一直盼望的机会终于来了!经过深思熟虑,征得家人的支持和重重考核后,郝红艳终于来到了这里,在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部任部长。
很快,郝红艳发现,要把这里的孩子培养成为“素质合格、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于是,郝红艳在组织教学时格外尽心,针对本地学生的特点认真授课,结合真实案例开展教学,她发现孩子们课堂上的专注力不错,听得很认真,郝红艳觉得很欣慰。一周后再上课时,她发现孩子们似乎把知识又都还给了自己,一问三不知。
“我就很困惑,课堂上听得都挺认真的啊,作业也都做对了,为啥还是一问三不知呢?后来有学生说了实话,说作业都是抄的,他们其实没听懂。”郝红艳又好气又好笑地说。
后来她发现,孩子们很淳朴,在课堂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就是淳朴的表现,但是专注地听,不代表就听懂了。
郝红艳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开始放慢教学进度,并将每课的知识点减少一半,学生们开始慢慢接受并适应了这种节奏,效果很好。
在教学工作之余,郝红艳还积极促成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成。很多有各种困惑的孩子通过班主任的推荐找到郝红艳,经过郝红艳耐心疏导,这些孩子又重新收获了阳光。
今年,郝红艳因为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教学工作减半,开始参与管理工作。
“很忙,但是收获非常大。”郝红艳这样说。与单纯从事教学工作只和学生、同事、领导打交道不同,在如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学校将与各部门加强联系,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之一,郝红艳在新的岗位上开阔了思维和眼界,对各部门的办事流程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是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体验。
采访接近尾声,郝红艳送我出门,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说:“掰着指头算算,援疆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除去寒暑假,真正能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间也就几个月。一旦对一个地方付出过努力,那这个地方对你而言从此就是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