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是不竭的动力。陕州一中党支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办学的思路,创新推广线上教学模式,与新疆柳树泉农场学校党支部开展以“支部结对共建,教育结对帮扶”为主题,积极拓展“豫哈一家亲”线上教学活动,有效的发挥了人才教育、教学交流等资源优势,加强党建结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党建引领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的录播教室里,该校的全体数学教师透过电子屏幕与远隔千里的新疆哈密柳树泉农场学校的数学教师们,就人教版初中数学期中考试的考点和复习策略,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活动。一个个略显羞涩的新面孔像是老朋友一样交流着,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让这暮秋的录播教室涌动着远程教研的浓浓春意。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贠森林无法前往新疆支教,区一中党支部得知后,高度重视。为确保援疆工作顺利进行,在党员教师贠森林的牵线下,该校党支部积极与柳树泉农场学校党支部对接,成立“豫哈一家亲”线上教学教研指挥部,制订操作性极强的工作预案和管理办法,在柳树泉农场学校七八年级建起了两个“亲人班”,教师、学生及家长近800人先后加盟“陕州一中班级圈”。经过充分准备、酝酿,2月16日,一场远隔千山万水的线上教学活动,利用“钉钉”平台拉开帷幕。一时间,线上教学在区一中强势来袭,在不断的线上授课与线下反思改进中,教师们尤其是党员教师一个个逆袭为线上最抢眼的网红主播,成效显著,好评如潮。
该校援疆教师贠森林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他没有辜负支部的重托,既做使者,更做学者,既当豫哈交流红娘,更当去哈密拜师取经的全权大使,把真经带回来,把珍贵的民族友谊带回来,把党组织的牵挂带去。区一中党支部书记杨坤条组织文科及理科两个党小组教师团队,深入了解线上教学及援疆情况,结合柳树泉农场学校的教学实际,在七八两个年级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文化课程,穿插有心理、书法等特色课程,参与听课的柳树泉学校的师生近800人次,至3月20日,共上200多节课。精彩纷呈的课程设置,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每一节课,给柳树泉学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区一中党支部班子成员不断跟踪指导,对线上教学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用操作性极强的工作预案和管理办法有效指导豫哈线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采取“党支部监管、教务处督导、年级主任负责、教研组反馈、学科教研中心指导”的管理模式,全程对师生线上教学进行跟踪督导,有效监管教师直播课堂,探求豫哈线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期间,为使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更加切合新疆学生实际,两校利用“钉钉”平台,多次开展教研活动,就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如何让学习方式和检测方式更加有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布置弹性作业,缓解学生课业负担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交流研讨,精美的教研简报以及美篇连载、师生深情款款的书信交流等,掀起了豫哈教育融合发展小热潮。
柳树泉农场学校的学生克服时差所带来的不适,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该校的直播。他们认真做课堂笔记,积极跟老师们互动,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学习效果突出。该校党小组长、教学名师张果条看到柳树泉农场学校可爱勤奋的学生以及敬业严谨的教师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非常激动。柳树泉学校副校长陈杰满怀欣慰,由刚开始不放心到现在节节泡在网课中,面对精彩纷呈的网课,陈校长毫不掩饰对陕州区一中党支部的感激之情。
目前,该校与柳树泉农场学校线上教学的成功案例已成为河南省援疆的典型案例,被广泛宣传与推广。双方的互融互通,将两所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建立起来的深情厚谊继续传承发扬,营造了积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下一步,柳树泉农场学校将与陕州区一中建立教育结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从“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教育教学交流互鉴、师资培训优势互补、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创建互学互助、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学旅行资源合作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遵循“平等协商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工作清单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专业指导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共同打造豫哈教育的新愿景,校际间的融合发展之路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