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报记者刘红雨
今年2月20日,鹤壁十名援疆干部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深情来到新疆哈密伊州。鹤壁市对口援疆工作,在东天山脚下哈密伊州区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政策、资金到人才、技术各个层面汇聚的援疆力量,和伊州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主体力量一起交融,共同聚合出强有力的力量,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书写出一篇又一篇浓墨重彩的援疆华章。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却阻挡不了鹤壁人民对哈密地区各族群众的深情厚谊。9月12日,鹤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然同志各县区组织部领导同志到伊州区考察基层党建工作,并与伊州区及各乡镇签订《结对共建、交流合作协议书》。张部长一行专程到援疆公寓看望援疆干部人才,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在哈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家中的困难,表示组织就是大家的后盾,家庭困难尽最大努力进行帮助,勉励大家克服苦难、创新工作,书写好援疆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鹤壁援疆干部教师的眼里,新疆的需要,就是鹤壁援疆人的责任。
哈密市伊州区教育系统需要教学设备,中小学教育教学素质需要提升 ……
援疆干部教师积极协调,鹤壁市教育局局长蔡太生同志专程赴哈密考察伊州区教育发展现状时,向伊州区教育局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提出《鹤壁市中小学与哈密市伊州区中小学友好学校建设工作方案》,积极组织鹤壁市名校伊州区中小学校进行结对共建,促进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逐步加大各类优秀人才柔性输出力度,探索建立两地基层学校教师交流机制,鼓励鹤壁市优秀教研团队到伊州区合作交流、传授技能。
对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内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哈密的资源开发,既有利于发挥哈密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有利于拓展鹤壁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在哈密瓜节期间,鹤壁市人大、淇县人大纷纷派出代表团到哈密参会,切实帮助解决哈密农产品加工销售问题,合作共赢。
浚县政协、浚县教育局联合组成考察团深入伊州区考察学校发展状况后,慰问援疆教师,向受援学校捐赠了当地亟需的教学设备。
淇县县委书记王永清同志带领党政代表团一行,不辞辛苦深入伊州区天山乡了解实际情况,结合两地实际提出《淇县与伊州区天山乡结对共建工作方案》,深入乡村看望贫困党员并带去慰问金。
在采访过程中,在鹤壁援疆干部教师群体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一定要把援疆工作当作分内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好。”这样的决心,感动了新疆的干部,感动了当地各族群众。
鹤壁援疆干部教师在困难中磨砺锻炼,在压力下成长提高,把援疆经历转化成人生历练和宝贵财富,秉承新的理念、好的作风,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干一件成一件,在维护和谐稳定、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援疆精神上作出贡献,不辞长作哈密人,传播哈密好声音,讲好哈密故事,树好哈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