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维吾尔族青年迪力夏提·伊萨克虽然刚从昌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一年,却已是河南援疆企业新疆中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耕农业)的“老员工”了,因为在大学实习期间他就进入了中耕农业,毕业后被录用为中耕农业的正式员工,先是被派到郑州片区做客户拓展、产品销售,现在在公司本部负责运营电商销售平台,业务已干得得心应手、风生水起。
“我非常感谢中耕农业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让我一毕业就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在我同学中为数不多!”说这话的时候,略显腼腆的迪力夏提·伊萨克有些激动,投向中耕农业总经理张晓增的目光表情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和迪力夏提·伊萨克一样幸运的还有维吾尔族女孩儿迪里拜尔·阿卜杜热合曼。2023年6月,她从安徽财经大学毕业三个月后,被招进中耕农业从事客户拓展维护和电商平台运营维护工作。“进入中耕工作快一年了,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打交道,熟练掌握电商平台运维流程,从一个业务‘小白’成长为业务熟手。现在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感觉很幸福!”迪里拜尔·阿卜杜热合曼兴奋地说。
“新疆中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源自喀什的疆果果公司,400多名员工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超过75%,其中50名民族同事已经成为公司的股东,除了工资,年底还有分红。之所以招收这么多新疆当地员工,一是感情,二是责任!”
谈起企业里的少数民族员工,张晓增向记者讲起公司刚在喀什创业时的一段往事。
来新疆创业之前,在广东发展的张晓增是一名职业经理人。2015年与合伙人一起来喀什参与一个商业项目,受当时环境和公司条件所限,外出推广业务时交通、食宿都很不方便。有时搭乘当地人的三轮顺风车,给钱他们都不要;有时该吃饭了却没找到饭店,就被拉去当地老乡家,他们条件虽然不太好,但却非常热情,把家里仅有的十几个鸡蛋拿出来给张新增他们吃……张晓增被这种淳朴的民族感情深深打动,那时便下决心,等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了,一定用实际行动回馈他们。
“作为援疆企业,让当地员工有工作、长见识、增才干、收入高、有尊严,是我们的义务更是责任!”张晓增说,随着中耕农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公司会招收更多的少数民族员工。
事实上,像中耕农业这样,把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为己任的援疆企业不在少数。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2016年落户伊吾县。企业稳定投产以后,吸纳了伊吾县和盐池镇将近40名脱贫户以及当地群众在企业稳定就业,平均年收入每人可达到6万元。
据介绍,中驼公司少数民族员工人数占全体员工总人数的47%,逢年过节,公司都会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公司还秉持致富不忘乡亲的责任感,长期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帮扶60岁以上老人、捐赠物资等,将发展红利反哺社会。
河南好想你枣业投资成立的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兵团第十三师的新疆新材料有限公司,巴里坤县的新疆晋阳豫食品有限公司等这些河南援疆企业,都把安置当地群众就业放到首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使老百姓的饭碗越端越稳、劳动收入稳步增长。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河南援疆企业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励多招收少数民族和牧区工人,从而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先后招引21家企业落户哈密,这些河南援疆企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把产业带动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带动哈密市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农牧民增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河南援疆报道组 王义亭 韩卫龙,视频 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