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讯(记者 赵宝山)2月28日,师产业援疆推介会、招商引资推进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会上,共达成签约项目31个,签约金额584.5亿元。
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组织部部长宋浩,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师党委书记、政委齐新平就师基本情况、投资环境、产业优势和发展机遇作了简要介绍。
宋浩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承担着维稳戍边的国家使命,下辖14个师、9个市、178个团场、2015个连队,总人口281万;有7万多平方公里辖区、近2000万亩耕地;有14家上市公司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等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较完备的行政、司法机构,有副军级的军事部、武警指挥部和一支装备精良、军事素质过硬的基干民兵队伍。
宋浩指出,兵团忠诚履行着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发挥着调节社会结构、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区域发展、优化人口资源“四大作用”。来兵团发展、与兵团合作,时机成熟,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希望各位企业家聚集兵团、聚集十三师,选择在兵团、在十三师这片热土成就事业。
舒庆在致辞中说,河南省同新疆兵团血脉相连,友谊源远流长。建国初期,大批中原儿女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兵团,扎根边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河南省与兵团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当前,河南省正在加快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双方合作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空间更加广阔。
舒庆指出,下一步,河南省将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援疆、真情援疆、全面援疆、务实援疆”理念,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兵团十三师综合规划,持续把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保障新疆社会稳定、改善新疆人民生活作出新的贡献,确保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河南省的光荣政治任务。
齐新平在推介时指出,自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三师党委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牢固树立“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就能改变、创新就能发展、实干成就事业”“招商引资为零,一切为零”和“大开放、大招商、招大商、选优商、引强商”等发展理念,坚持实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借船出海、孵化效应”“慎入股、不担保、地出租、优服务”和“老树发新枝,新枝长大树”等发展举措,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协调参与推进“疆电外送”“电化新疆”,带动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企业融资成本洼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近年来,师大力实施“梧桐树”计划,重点实施了优化管理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搭建融资平台、推动项目实施、促进就业等工程,用“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精准招商”的灵活招商方式吸引了产值过亿的企业11家。同时,师还全面实施“一个项目建设、一名师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方案推进”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和“一个招商推介网站、一本招商项目册、一部招商宣传片、一条招商对接热线”的“四个一”工程,切实做到优化政策环境“亲商”、优化投资环境“安商”、优化服务环境“扶商”、优化市场环境“富商”、优化发展环境“爱商”,对入驻企业的各种审批手续实行“项目你来建,手续我来办”的工作模式,全面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立说立办,政策不足办法补、服务不足感情补、硬件不足软件补的“五星级保姆式”服务,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前来师投资兴业。
据悉,此次推介会共达成签约项目31个,投资总额584.5亿元,涉及新能源、文化旅游、煤炭、化工、风电、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100亿元项目3个,分别是师交通局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区域总部投资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00亿元;师交通局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00亿元;师交通局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00亿元。
师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春云主持会议。
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慧前,师党委常委、副师长赵来疆,河南省、师相关领导以及应邀的企业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